2015年以来,我委按照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工作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政务公开各项基础工作,不断增强发展改革工作透明度,努力提高政务公开质量,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完善工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督查的领导体制,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内容,确定了公开办事程序、进行项目公示、实行项目评审和推进委政务网建设等多种方式。
2、落实工作责任。建立政务公开责任制,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对所分管科室的政务公开工作负责,把政务公开情况列入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凡是政务公开目录中规定公开的、群众点题要求公开的或其他需要公开的信息,均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经办人,做到“全面、及时、可查”。
二、深化公开内容
1、公开规划计划这个重点。在编制各专项规划过程中,坚持开门编制的原则,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编制印发《莆田发展改革动态》简报,向各级各部门介绍发展改革工作情况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广泛采纳各县区、各部门对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等工作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2、公开项目管理这个热点。我们把项目审批工作、项目进展情况等进行全方位公开,大力推行项目公示,对资金上报和下达情况逐月进行公布。按时将公众关心的上级部门下达给我市的补助资金项目及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对外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公开内部事务这个热点。单位内部事务如财务收支、干部人事、项目评估等均属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通过内部公开栏向委内干部职工公开,包括财务收支情况、车辆耗油和修理情况、电话费用、接待费、干部考核、人事任免以及项目上报评估等事项。如每个月初公开每部车辆前一个月的开支情况,每个季度公示委内财务报表,每年年初公示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定期公示日常行政公用经费和项目前期经费支出;对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及时在公开栏上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对项目上报评估情况实行即时公开。
三、创新公开形式
1、充分运用网络载体。在市发改委网站政务公开专栏,及时发布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投资政策为基层和群众了解情况、申办事项提供便利;把加强对投资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及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在网上通报,促其加快建设进度。
2、设立信息查阅点。在办公场所紧张、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在委办公室设立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指定专人负责接访政府信息查询工作,对来访的群众提供电脑查询、档案翻阅、咨询引导等一条龙服务,并分早晚专人对依申请公开情况进行接收回复,确保群众和企业的申请得到有落实。
3、建立优质服务窗口。通过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立公开栏、告示板,把投资指南、审批、核准等事项汇编成册,向服务对象公开,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同时,委主要领导于每月第一周星期一下午在会议室进行现场办公,集中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为企业提供的服务。
四、严格公开程序
1、公开及时高效。严格按照政务公开时间的规定,切实做到经常性内容定期公开,阶段性内容逐段公开,动态性内容及时公开,临时性内容随时公开,如政府信息公开每半月进行定期更新,内部政务公开栏每个月更新一次,外部政务公开栏每季度更新一次。围绕单位重大决策方面,能够把握好公开节点,做到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全程公开。
2、程序严格规范。公开事项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各科室上报,分管领导审查,办公室审核后才能予以公开。认真受理公民和法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在规定的十五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反馈。
3、落实监督保障。及时准确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落实经费保障,将办事公开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监察室认真履行职责,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活动,督促本委办事公开工作有效开展。
五、规范配套制度
我们加强了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促进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在制定了《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六项制度》、《保密工作制度》基础上,出台了《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公开评议制度》、《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公开工作考核评议办法》、《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违反政务公开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申请公开、点题公开政务信息办法》、《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接待日制度》等制度。同时,还建立政务公开工作会议材料、公示资料及文件登记簿归档机制,定期召开政务公开审议领导小组会议,将需要公开的材料及时审议,做好材料的归档保管。
虽然我们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取得一些成效,也被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示范点,但还存在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政务网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针对政务公开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保密审查制度、依申请公开和点题公开制度、季度公开评议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等,逐步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加强互动渠道建设。结合今年以来政务公开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查询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进一步抓好群众网上咨询、建议和投诉的答复工作,及时回复和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确保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是继续创新公开载体。要加强公开载体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把传统公开和网络公开、定期公开与即时公开、普通公开和特色公开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内容目录,重点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网站、报纸、媒体全方位进行公开,争取配备电子触摸屏、触摸式电脑查询系统,方便群众查询。健全政府信息查阅机制,完善依申请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平台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政府信息公开载体。